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生動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和成就,多角度、多層次、多元化展現(xiàn)“冶金建設國家隊”改革發(fā)展、轉型升級重大成果,9月4日,由中冶集團黨委宣傳部主辦,中冶焦耐、中國三冶承辦的中冶集團“鑄七十年輝煌——中冶人奮進在新時代”冶金強國夢故事會首站鞍鋼故事會在鋼都鞍山成功舉辦。來自鞍鋼集團、鞍山市委以及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網、鞍鋼日報、鞍山日報、鞍山電視臺等近十家主流高端媒體,與中冶集團參建鞍鋼的13家子公司共50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共話建國七十年、共圓鋼鐵強國夢。本次“冶金強國夢”故事會宣傳活動共分鞍鋼、包鋼、本鋼、重鋼、湛鋼、沙鋼、寶鋼、首鋼、馬鋼、攀鋼、武鋼、河鋼、太鋼13場,鞍鋼故事為首站。
回望鞍鋼恢弘壯麗的七十年歷程,每一次歷史轉折,每一個輝煌成就,每一項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每一項發(fā)展成就的取得,都凝聚了幾代中冶人的披荊斬棘和艱苦奮斗。在不到三個小時的緊湊時間里,活動緊緊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中冶建設鞍鋼“三大工程”光影情景劇演繹、歷史故事會講述、主題詩朗誦、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等別開生面的形式,深情再現(xiàn)了中冶人參與解放初期鞍鋼恢復建設、建國初期鞍鋼“三大工程”、鞍鋼的“黃金時代”及新世紀騰飛幾個重大階段建設的光輝足跡,進一步展示和樹立中冶集團作為世界第一冶金建設國家隊的強大實力與品牌形象。
在故事講述環(huán)節(jié),中國三冶、中冶京誠、中冶北方、中冶建研院、中國二十二冶、中國五冶、中冶長天、中冶天工、中冶賽迪、中冶南方、中冶沈勘、中冶焦耐等13家子企業(yè)分別從參建鞍鋼的經歷出發(fā),精心挑選出過程發(fā)生中的攻堅克難、驚心動魄、責任堅守的真實場景,向在座人員真情講述人中冶人1949年-2019年參建鞍鋼的奮斗歷程。中國三冶勇挑建設鞍鋼的重擔,2011年建設鞍鋼化工總廠焦爐四期改造工程; 中冶京誠助力鞍鋼綠色化發(fā)展,為鞍鋼重點創(chuàng)效技改項目貢獻了一條智能化、全連續(xù)式高等級熱軋鋼筋生產線;中冶北方為鞍鋼建設了我國第一座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建設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鏈篦機——回轉窯球團廠;中冶建研院成功解決了鞍鋼鲅魚圈鋼鐵項目熔融鋼渣直接進入熱悶裝置的熱悶難題;中國二十二冶建設的鞍鋼鲅魚圈2號外燃式熱風爐,得到俄羅斯專家和甲方指揮部的交口稱贊;中國五冶在鞍鋼鲅魚圈7米焦爐現(xiàn)場“錘煉”出了一個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砌筑工藝,成為了這一領域的新國家標準;中冶長天在鞍鋼二燒改建工程,首創(chuàng)了以設計為龍頭的大型冶金工程總承包模式;中冶天工建設鞍鋼朝陽鞍凌鋼鐵燒結機項目,為這家老企業(yè)注入了新的發(fā)展活力;中冶南方的鞍鋼2#冷軋控制系統(tǒng)項目在國產化方面為全國冷軋行業(yè)做出了首次嘗試和探索;中冶沈勘設計的鞍鋼張家灣鐵礦項目采用的地下采選充一體化工藝在國內鐵礦山尚屬首次;中冶焦耐牽頭完成的“超大容積頂裝焦爐技術與裝備的開發(fā)及應用”項目為中國焦化贏得了世界的關注和尊重,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xiàn)了冶金建設行業(yè)的歷史性突破。
鞍鋼集團黨委委員、工會主席林大慶在活動現(xiàn)場激動地表示:中冶集團是鞍鋼技術進步的親歷與實踐者、推動與見證者,與鞍鋼共同發(fā)展進步。70年來,鞍鋼和中冶在工程建設、科技研發(fā)等領域展開了多維度合作,結下了累累碩果。過往無比輝煌,未來依然可期。期待鞍鋼與中冶繼續(xù)深化合作,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為鋼鐵行業(yè)提供更多的綠色解決方案和樣板示范工程。
鞍鋼員工張允東表示:鞍鋼是中國鋼鐵企業(yè)的先驅和典范,被譽為“新中國鋼鐵工業(yè)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yè)的長子”。中冶集團作為“冶金建設國家隊”,在鞍鋼建設大量的工程實踐中,為鞍鋼提供了領先的技術工藝和裝備,推進了全行業(yè)的提升和進步。可以說,鞍鋼與中冶骨肉相親、血脈相連,相伴成長、親如兄弟。此次故事會分享活動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友誼與情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中冶員工張忱表示:這次企業(yè)開放日活動既是中冶集團首次舉辦的展現(xiàn)與各大鋼廠一路相伴的故事會,也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紅色教育故事會。通過這次活動,我對七十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越的斗爭歷程,以及中冶人攻堅克難的奮斗事跡,有了進一步深入的了解。如今,我們已經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以“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樸實厚重的中冶精神,突破“封鎖線”,跨越“婁山關”,奮力譜寫“美好中冶”高技術高質量發(fā)展精彩嶄新篇章。
社區(qū)代表張兵表示:“鋼都”鞍山作為中國重要的鋼鐵工業(yè)基地、遼南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因為鞍鋼和中冶而振興、而繁榮。通過本次報告會,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中冶集團在建設鞍鋼過程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卓越貢獻。作為鞍山市民,我深受啟發(fā)和教育。為鞍鋼點贊,為中冶點贊!
鞍山日報程云鶴表示:此次活動生動再現(xiàn)了中國鋼鐵產業(y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光輝歷程。當前,中國已從鋼鐵弱國變成世界第一大鋼鐵強國,這里離不開中冶人矢志報效國家的奮斗,更是凝結著幾代中冶人為之付出的心血和辛勞,甚至是寶貴的生命。通過本次活動,不僅加深了對整個鋼鐵工業(yè)流程的理解,更是設身處地體會到了中冶集團各位冶金建設者的不易和艱辛,是他們撐起了中國基礎工業(yè)的“脊梁”。
大學生代表任冠霖表示:當今世界,大國崛起無不以強大的工業(yè)為基礎,鋼鐵工業(yè)作為新中國奮起直追發(fā)達國家的標桿,踏著改革開放的時代征程,承載了幾代中國人冶金強國的夢想。通過故事會,我進一步了解到中國冶金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波瀾壯闊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自己所學專業(yè)是工業(yè)自動化,我將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為中國鋼鐵冶金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